橙红年代

骁骑校

> 橙红年代 > 橙红年代目录

4月17日在北大交流的文稿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北大演讲稿----网络文学和梦想

同学们好

艾略特的诗中曾经写到,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,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我很适用,因为我作为一个作者,更擅长的是用键盘来进行表达,面对大众演讲并不是我的强项,尤其是面对素以精英中的精英著称的北大学子们。

既然我是作为一个网络文学的作者来到这里,首先应该讲一下网络文学,在座的各位大概或多或少都看过网络小说,甚至有些就是我的读者,比如我们北大精神病研究所的胡博士(笑)。所以我们就不用详细分析阐述网络文学的产生、发展和未来了。

简单来说,网络小说可以称之为YY小说,意淫这个词出自于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子的一段话,曹雪芹的水平很高,从这个词的创造就可以看出,意淫,肯定是要比*更高一层,达到身心愉悦的最高水平的一种境界。

实际上红楼梦在当时就是典型的YY小说,和当今的网络小说是一样的,只不过由于作者的水平比较高,相当于此类小说的精品而已。而大多数明清时代的YY小说的套路则是某狂生淫尽天下美女,官居一品,最后升仙得道而去,当然这些属于封建糟粕,已经被历史淘汰,我们就不展开讲了,由此我们不难发觉,古今读者的趣味是相同的,那就是欲求不满,从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,就要从艺术作品中去弥补,去满足自己的意淫心理。

刚才我们说的是古代都市YY小说的套路,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穿越文,架空文,我们不难在说唱文学中发现同样的套路,袁阔成老师的《薛刚反唐》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,这部评书的作者是清代人,故事讲的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薛刚在元宵节上打死了太子,惊动圣驾,被满门抄斩,孤身一人跑到西辽借来十万大军,推翻了武则天的后周,实际上这完全是虚构的历史,从主角到故事情节,完全架空,主角的父亲薛丁山又是另一个架空的人物,另外有一本《薛丁山征西》来讲他的架空故事,可见古人的架空小说已经成系列,成规模了。

再说说《西游记》,这部古代玄幻小说的文体实际上采用的一种“佛经”体。构思、题材、情节、表现手法均来自佛经故事,吴承恩做的只是搜集整理而已,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唐代,唐代时期流传于市井之间的一种曲艺节目叫变文,就专门讲述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,而变文就是后世说唱文学的鼻祖。

说唱文学的表演场所在哪里,古代的话是勾栏瓦市,近代的话是茶馆、集市,劳动人民聚集的地方,为什么呢,旧社会劳动人民文盲比较多,不像我们现在,可以通过电脑、手机来阅读网络小说,他们只能到固定的场所去,花钱听艺人说书,比较有意思的是,说唱文学和网络文学还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连载性,一天只说一场,第二天接着说,往往后面还留一个吸引听众的噱头,比如三侠五义里面,几位大侠正在酒楼上喝酒,忽听蹬蹬蹬楼梯响,上来一人,众人脸色大变,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听众们心里这个急啊,就要忍不住催更了,但是说书艺人他要吃饭啊,一天都讲一场收一场的钱,全都给你讲了他吃什么去,这和我们网络作者在很多方面有类似之处,说书和码字都是辛苦活,都属于劳动人民行列,靠手艺吃饭,说的好,就受欢迎,读者就给你投票,投贵宾,说的不好,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掉,但说书艺人有一个优势,他不怕盗版,评书段子都是口口相传,学起来很难,不像现在,鼠标一抖就盗走了,在此谴责一下百度,断我们营生,百度帮凶功不可没。

网络文学发展迅速,形势一片大好,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中国作协在鲁迅文学院举办了三次网络作家培训班,一次网络编辑培训班,成立了网络文学重点原地,我们中文在线就是其中之一,我的编辑血酬,每个月要去作协开一到两次的联席会议,还要写报告给中宣部,这说明什么?网络文学已经深入人心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,那人民群众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看网络小说呢,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,那就是成功学。

绝大多数网络小说,都是一部成功史,无论你是穿越到古代还是架空世界,或者是充满魔法、精灵、矮人之类的玄幻世界,基本上内容都是主角奋斗、成长、成功的过程,换句话说,是一本让你看了爽的书,能满足读者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所有幻想和欲望,有人大概有反对意见,那些清穿的虐文怎么算?这个很简单,对于女频的书来说,虐就是爽,女生看书,讲究的就是痛并快乐着。

网络爽书大行其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,因为现实越来越残酷,房价那么贵,油价那么贵,方便面都要涨价,旧社会的劳动人民在永定门火车站出完苦力,兜里装几个大子儿,到天桥上去听书,听大鼓,听了之后,疲劳的身心得到缓解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