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公夫人荣宠记

漫步长安

> 国公夫人荣宠记 > 国公夫人荣宠记目录

第76章(1 / 1)

上一章目 录

第二天,碧姜醒来时,床上只剩她一人。想着前夜里发生事情,她觉得有些玄妙,靠在床头,不自觉露出笑意。挽缨提着水进来,侍候她沐浴净身。侍剑则整理床铺,换上干净的被单褥子。“郡主,朱六娘先是在国公爷上朝的时候拦在路上,现在又跪在院子里,说是要见您。”“哦?”这个朱六娘倒还是个能豁得出去的,竟然下过药后,还敢来求她。可见心还是不死,以为自己会表现出大度,而替自己男人张罗纳妾。经过昨夜,她可不允许有任何人近自己男人的身。那是她的男人,就是她一个人的,别人想都不要想!痴心妄想的蠢货,且晾着。她任由挽缨服侍着,沐浴更衣后喝了一碗血燕,再用过早膳,然后才让侍剑去请朱太君。朱六娘再有错,总归是朱太君的娘家侄女。她倒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,就怕朱太君心里不美。毕竟朱太君这个婆母实在是让人挑不出什么理。投桃报李,她都会给朱太君面子。朱太君心里在还纳闷着,郡主虽然身份高,但对于她这个婆母还是很敬重的。一般都是郡主来给她请安,像这样请她过去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。哪知到主院一看,就看到自家的侄女跪在门口。不用细想,她就能猜出大概所为何事?“六娘,你跪在这里做什么?”朱六娘眼睛红肿着,从昨天国公爷和郡主一起离开书房,到后来她守在主院没口,一直见郡主的两个丫头站在外面,而里面没有传出半点消息时,她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。以郡主的性子,是不会放过自己。与其等着被灰头土脸地送回朱家,她还不如来求求郡主。“姑母,六娘……”“你起来说话,跪在这里像什么样子?“郡主不答应六娘,六娘就不起来。六娘不求名份,只要能留在国公爷的身边,哪怕是当个奴婢,也心甘情愿,求郡主成全!”说完,她伏地磕了三个响头。朱太君眼前发黑,这个侄女怎么敢如此不知廉耻,她这张老脸都要被丢光了。自家侄女上赶着给人当奴才,以后让她还怎么在媳妇面前抬起头来。“你说什么胡话,朱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,但也是有头有脸的。怎么可能会有姑娘给人做奴婢,你不想想自己,难道不想想你的父母姐妹?她们若是有个当奴才的女儿姐妹,哪里还有脸出门?”朱六娘心里暗恨,姑母说得轻巧。他们朱家哪里还有什么脸面,做姑母的都不帮衬,别人早就看够笑话了。“姑母,六娘心悦国公爷,再也看不下别的男子,您就帮帮侄女……”姑母可是国公爷的母亲,若是姑母愿意帮自己,把自己送给国公爷,国公爷怎么也不会拒绝的。她只要先留在国公爷的身边,等以后生下孩子,便是国公爷,也不会委屈自己。她想得好,朱太君却只觉得她蠢。以前看着,几个侄女中,就属六娘心眼最多。现在再看,心眼是多,却全是死心眼。她难道看不明白,国公爷压根就没有纳妾的意思。若不然,也不会发那样的誓言。自己本就是后母,最忌讳的便是做事扎了儿子儿媳的眼。哪成想着娘家人不光是爱打秋风,这么多年还是不死心地想赖上国公府。“你好不知羞,一个女儿家,说什么心悦男人,传扬出去你的名声还要不要?”朱太君是又气又恼,她来了这么久,郡主都没有出来。可见是想让她这个做姑母的自己处理,偏生六娘看不明白,还在痴心妄想。她朝身后的婆子使眼色,“你们把表小姐拉走!”婆子上前,把朱六娘拖起来就走。朱六娘挣扎着,“姑母,你为何不肯帮侄女,就因为当年我爹娘做主把你嫁进国公府,你就一直怀恨在心吗?”“郡主……六娘什么都不和您争不和您抢,求您让六娘留下……”“快拖走!”朱太君觉得自己一张老脸都在发烫,恨不得用东西塞住朱六娘的嘴。朱六娘已觉毫无希望,所有的恨意都不再掩藏。“姑母,您好狠的心,眼睁睁着看着我们朱家败落,连帮都不肯帮一下。”婆子下着死手,把她拖离了主院。朱太君脸色沉着,命人去套了马车,再吩咐人把朱六娘的东西立马收拾好。也不把人送回屋子,直接就拉上了马车。这样的娘家人,一个个就是仇人,她一个都不想要。被拖上马车,已出了国公府外,朱六娘可不敢再喊叫。送走了朱六娘,朱太君按着发疼的太阳穴去见碧姜。碧姜一脸的为难,看到她,似乎十分羞愧。“娘,儿媳今日是实在没有法子,娘可千万别生气。国公爷发过那样的毒誓,儿媳怎么替他招祸进来,老天可都看着呢。”“你做的没错,是六娘想左了。”朱太君哪能不理解她,但凡是女人,莫管嘴上说得多么大度,在心底都是不希望丈夫纳妾的。何况国公爷还有那样的誓言在先,郡主哪里还会愿意府中进人来给自己添堵。“娘不怪我就好。”“你和国公爷夫妻齐心,娘看着高兴。”许是自己没有过,便是看到别人夫妻恩爱,朱太君也是打心眼底喜欢的。何况这两人越是恩爱,对自己就越是孝顺。一个乱糟糟的内宅,争来斗去,她这个后母,哪里还会有清静日子可过。朱太君看她眼下有青影,以为她昨夜里没有睡好,说了两句话,便告辞了。也是朱太君识趣,从没想过在主院安插眼线。是以,主院发生的事情,她一无所知。连据九和碧姜成亲后有没有圆房都不知道,更猜不出昨夜才是两人真正的洞房花烛。正是因为她这份知趣,碧姜才愿意给她更多的体面。朱太君走后,碧姜便靠在软榻上歇着。“赵家那些人都去了哪里?”她问侍剑。“赵家的大公子带着一家老小回祖籍了。”听说赵太傅生前最看重的便是赵大公子,看来这位赵大公子是个有担当的。但有担当就好,若是和其祖父一样有野心,那便不能留了。想必这点不用别人提醒,陛下早就派人监视上赵家。为帝者,若是连这点城府都没有,迟早江山要亡。她现在是彻底放开,肃氏江山真的与她再无半分瓜葛。她只不过是一个内宅妇人,余生只要相夫教子即可。巳时一过,据九下朝回来。挽缨和侍剑立马退到屋子外。碧姜抿嘴一笑,想着还是自己的丫头识趣。她懒懒地靠在榻上,并没有起身替他更衣。若是外人知道,不知要如何吃惊。他换上常服后,便坐在她的身边。绝世的容颜略有些羞赧,反观她还要自在些。“陛下怕是要立后了,就连太子,恐怕也要立了。”这并不意外,皇贵妃本就应该是皇位,不过是被赵氏占去多年。而今,赵家事发,陛下是有些灰心。为免再出一个赵氏,还不如早早把太子立好。帝王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,比如说她的父皇,她的皇兄。若想在后宫和江山之间做出平衡,必须要有一些妥协。皇兄就是想在朝政上花更多的精力,想要一个简单的后宫,才会立赵氏为后。为了让赵氏之位稳固,并不热衷宠幸后宫的妃嫔。直到他驾崩,后宫产子的唯有赵氏一人,可见皇兄有多不迷恋后宫。即便是如此,仍是防不胜防。“早立也好,北郡王世子可离京了。”“嗯,他目的已成,自是做出随意的姿态,昨日便离了京。”北郡王的心机城府,比赵家还要深。碧姜可不会忘记,那赵家的老仆居然是北郡王的人,可见北郡王一派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。但愿他们的野心仅止于此。尘埃落定,反倒是不胜唏嘘。“看来朝中又要有一番动荡了。”赵家倒台,赵家一派的官员必会受牵连。到时候贬的贬,撤的撤,朝中又会有许多新面孔。自古以来,旧去新更,皆是如此。“嗯。”据九漫不经意地回着,眼神看向她,见她眼下的青影,忆起自己昨夜的孟浪,不自在地轻“咳”一声,“身子可还好?”碧姜见他心不在焉半天,原来是想问这话。“尚可。”她想起在边关听到那些将士们的荤话,起了调笑之心,凑进他的耳边,低语道:“你昨夜快活吗?”如兰的气息,拂过他的耳根。倾刻间,他俊脸通红,却是不避开她的眼神。“很是快活,所谓神仙之事,莫过如此。”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