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公夫人荣宠记

漫步长安

> 国公夫人荣宠记 > 国公夫人荣宠记目录

第65章(1 / 1)

上一章目 录

那几个妇人看到婆媳二人,一起围了过来。那夹杂在一块的各种脂粉味儿齐齐灌进人的鼻腔,碧姜忍不住皱眉。能当上国公府的姨娘,又在后宅里争宠多年,这些妇人用的脂粉自然不会是劣质的。只不过抹得太浓,少了雅淡,令人不适。几人穿得艳丽,保养得都还不错,妆容也化得精致。加上原本都是千娇百媚的人儿,若不然也不会入老国公的眼。纵使现在上了年纪,皆还有风韵。“夫人,郡主,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。夫人您偏袒十二爷,妾等替其他的爷叫屈。”说话的妇人眼中隐有傲气,不同于其他人低着头,而是昂头挺胸的。相比起其他的太姨娘,她似乎更高人一等。碧姜立马猜到她是据大爷的生母芸太姨娘,于是笑道:“这是哪家的规矩,主子们做事,奴才们也敢当面质问?”奴才两个字,令芸太姨娘瞳孔一缩。自打她生下大爷以来,还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奴才。更别提那些风光的年头,府中谁不巴着她,连姨娘两个字都不敢唤,私下都叫她芸夫人。那可是老国公允许的。“郡主初嫁进国公府,对府中的情况还不太清楚。老国公在世时,对于爷们,都是一视同仁。他常说兄弟一体,不分尊卑。妾想着,若是老国公泉下有知,知道府中是现在的情形,不知该有多伤心……”说着,她就抽出帕子抹起泪来。她一把年纪做起此等模样,还是有几分楚楚动人的风姿。莫怪当年老国公能纳她为妾,还允许她生下庶长子。“一个府中规矩再大,也越不过世俗纲常。人生来有贵贱,怎么可能不分尊卑?便是一父所出,因生母不同,则地位不同。大至皇家,下至百姓,家家如此。怎么到了姨娘的口中,咱们国公府是可以不遵循嫡庶有别,反而是嫡庶一体。传扬出去,岂不让人笑掉大牙?”府中以前没有嫡出还罢了,庶出一体也说得过去。后来隐这个嫡子归府,芸姨娘还想着用那一套,莫不是以为这国公府还会落到他们庶出的手中不成?可真真是会做梦!“郡主说得对也不对,论出身,妾与郡主可是同出一个地方。但是郡主您身份多尊贵,妾再是生养了十爷和十一爷,也不过还是个妾。”碧姜循着声音看去,说话的妇人是几人中最年轻的,听口气是十爷和十一爷的生母梦太姨娘。这位梦姨娘也是落花巷里出来的,以前就一直想来和碧姜套近乎。“除了生而尊贵,还有一词叫做造化。我能当上郡主,是我的造化。而你能成为国公府的太姨娘,还育有十爷和十一爷,那也是你的造化。比起众多落花巷里出来的女子,你我无疑都算是有造化的。既是造化,就得好生感念上苍,多惜福才是。”梦太姨娘原就是巴着芸太姨娘的,因她出身最低,以前若不是靠着芸太姨娘,哪有今日的好日子。但她又想在郡主面前露个脸,让郡主知道有她这么号人,以后也好亲近亲近。她笑了一下,“郡主说得极是,妾受教了。说起来,妾以前在落花巷里,与金娘姐姐可是旧识。”碧姜看了她一眼,不置可否,并不愿意提到金娘。梦太姨娘见她如此,立马猜到什么,笑笑不再说话。是个聪明的,但也是个两面三刀的。碧姜想着,转向芸太姨娘,正色道:“母亲仁慈,怜惜十二弟还未娶亲,早年也没有得到什么家产,有心想帮扶一把。不过是出个聘礼,你们就眼红到上门质问。敢问芸太姨娘,你刚才不说是兄弟一体,假使你真这么想,为何会眼红十二弟?”“十二弟没了生母,如果所有的兄长心里都有他这个弟弟。岂会与他争那些聘礼?若真是疼爱弟弟,做兄长的怎么不知道接济弟弟?”一番话将芸太姨娘等问住,不知如何接话。朱太君觉得很是解气,媳妇有个郡主的身份的就是好,至少能压住这些人。她想想自己那么多年,活得真是太没用了。总得不想与这些妾室一般计较,生生让她们给欺压得避居在偏院。“郡主说得没错,你们几房人可是拿走府中五成家产,连最小的弟弟都不接济一下吗?”“夫人,有道是父母在,哪轮对得上哥哥们,对?”芸太姨娘干巴巴地说着,挤出一个笑,“我们也是替十二爷着急,想来问问夫人可有什么合适的姑娘说与他。不想妾不会说话,反倒惹得郡主生气,是妾的不是,还请郡主见谅。”她倒是个巧言善辩的,竟连自己说过的话都能当做没有说过,不得不说是个脸皮厚的。脸皮要是不厚,也做不出这自打脸面的事情来。碧姜懒得与她计较,淡淡地扫视着她们。“这事我与母亲心中有数,你们回去。其实若是其他几位爷和十二爷一样没有娶妻,生母又不在,别说是母亲,便是我都会替他们准备聘礼,替他们操办婚事。”芸太姨娘脸一白,郡主这是在咒她死?可是话虽听着不对,却无从反驳。朱太君忍不住给碧姜一个赞赏的眼神,这样的话自己是没有办法说的。要是说了,别人会说她不容人,竟盼着妾室去死。但话出自郡主的口,别人总不好说郡主什么。这个媳妇娶得顺心,生生地出了她几十年的恶气。料想这些妾室不敢再来闹,想要再得好处,除非她们都死了!碧姜不再看她们,小声地对朱太君道:“娘,你忙了半天,赶紧进屋歇着。”婆媳二人进了朱太君的院子,芸太姨娘等听到碧姜吩咐下人的声音传来。“既然分了家,正院和西院之间就砌上一堵墙,以后各自为府,互不干扰。”芸太姨娘更是气得倒仰,偏生还什么都不能说。毕竟家都分了,万没有再算成一府的道理。只是隔了一堵墙,以后他们与国公府就真成了两家人。看国公爷的样子,不像是要会提携兄弟的。那么他们就得靠自己了,想想心里没了底,不由得怀念老国公在世的情形。她不止一次地想过,要是那孽种没有回来该有多好。她望向朱太君的院子,眼里更是不甘。若是一切都没有变,那么现在住在这里的就是自己了。“大姐,走。”其他几位太姨娘小声地唤她,一起离开。碧姜等朱太君歇下后,就出了院子。院子外已不见那些太姨娘们的身影,但那股脂粉味儿还残留着。她皱了一下眉,快步走开。待晚些时候据九回府时,带来两张请帖。一张是马府娶媳的帖子,另一张是永忠侯府嫁女的帖子。碧姜接过两帖,轻笑着放到一边。马周两家的动作倒是快,不知那周琴娘是怎么被说服嫁给马公子的。不过也许并不需要说服,仅屈从而已。除了嫁进马家,周琴娘没有其它的活路。周琴娘确实是没了其它的活路了,她闹也闹了,寻死也没死成,反倒是半死不活得,吓得自己不敢再寻死。委委屈屈地哭着,只把周老夫人的心都要哭碎了,在心里骂了马家百遍挨千刀的,祸害她的女儿。周梁阴着脸,直接明说不嫁也得嫁,除非去庵中当姑子,否则只能嫁进马家。就算是周老夫人想养一辈子女儿都不成,一个失贞的姑娘留在家里,以后侯府的子孙如何议亲?事关子孙后代,周老夫人再不舍,也只能劝女儿嫁过去。仔细想想,这门亲事并没有差到让人绝望的地步。马公子虽残了,却是马府唯一的嫡子。只要琴娘生下嫡孙,以后马府还不是她为大。周琴娘是一想到马公子那在自己身上摸着的手,就恶心得要命,哪里愿意真的与他成为夫妻。死是不敢再死,好死不如赖活着。再说现在她开始怀疑马婉莹从头到尾算计的都是自己,就是不知道那玉山郡主是不是马家的帮凶。要不然,事情说不过去。马家想娶的媳妇,不可能去算计一个已婚妇人,再说对方虽然出身不堪,现在却是郡主,还是国公夫人,哪里是能轻易得罪的。唯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马府的目标始终都是自己。这就难怪那天马婉莹对自己那么亲热,原来是一早就憋着坏。可恨她看不清,还以为那低贱女子要倒霉而暗自窃喜。想到这里,她就越发的恨马家人,尤其是马公子和马婉莹。她一定不会让马婉莹好过的,只要嫁进去,她就是对方的大嫂,她就不信还拿捏不住一个小姑子。周老夫人被女儿的眼神吓到,忙追问,“琴娘,你这是怎么了?”“娘,我没事,我……嫁就是!”“好孩子,委屈你了。”周老夫人松气的同时又为女儿难过,暗自发誓嫁妆什么的一定不能委屈琴娘。琴娘要是不想侍候马家姑爷,她多备几个貌美的丫头就是。周梁见妹妹回心转意,便离开了。到底是姑娘家的闺房,若不是此次事急,恐怕他不会踏足半步。他一路走着,府中下人默默地布置着,连高声说话都不敢。这哪里像做喜事,连做丧事都不如。思玉轩他不想回,拂柳院更是很许没有去过。偌大的侯府,他竟然不知道要去哪里。漫无目的地走着,又走到那原本设有小门通向公主府的地方。曾几何时,所有的事情怎么都变成和自己想的不一样。多年前,他不止一次地想过尚主后,凭公主大气的性子,他们一定能相敬如宾。他和公主之间,不会有别人,只会有他们的儿女。长子会是世子,长女必为郡主。他们一定会是京中人人称赞的夫妻。而后来她就连去世,都没有留给他任何一点念想,甚至在身份上都与他划得一清二楚。为什么,她要如此做?不远处,一道倩影走近,正是绿衣。绿衣不想会在这里碰到周梁,刚欲转身离去,便被他叫住了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