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公夫人荣宠记

漫步长安

> 国公夫人荣宠记 > 国公夫人荣宠记目录

第44章(1 / 1)

上一章目 录

据九进入水榭时,碧姜装作不太相熟的样子与他见礼。做为一个未出阁的姑娘,按规矩是不能见外男的。碧姜微侧着身子,不与他正面对着着。正想着是否要告辞,就见朱太君起身朝外面走去。“国公爷今日下朝晚,必是还没有用朝食。”他没有用朝食,也不要朱太君亲自去准备啊?碧姜心里想着,略有些不自在。她终于明白朱太君的意思了。敢情朱太君不怕家丑,与她托底相告,是想撮合她和隐。而现在让他们独处,分明是让他们相看。他和隐,怎么可能?她心里失笑,再看向他时,笑意停顿。论五官长相,她自为从来没有见过与他相提并论之人,论武功学识,他是她的属下,她清楚他的本事。论身份地位,他现在贵为国公。放眼京中,实在是能再找出一个这样的男子。怪不得,那日朱太君设宴,但凡是家中有嫡女的都带了出来。如此上佳的乘龙快婿,人人恨不得先下手为强。若不是他与自己那扑风捉影的关系,只怕早已成亲生子。一想到这里,她突然觉得心里不舒服起来。就好像自己一直暗藏的宝贝现于人前,被众人觊觎一般。她想再次把他藏起来,不让其他人见到。“今日怎么朝中可是有什么事情?”既然下朝晚,必是朝中有事耽搁。据九点点头,坐在原来朱太君坐的位置,与她面对坐着。轻风吹起,粉纱飘飞。从湖的那边望向水榭,忽现的间隙中,男子俊逸出尘,女子绝美娇小。就算看不清两人的表情,都能感觉到他举止间的那种情意,毫不掩饰。所谓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湖那边的树丛后面的朱六娘远远地望向他们这边,一脸的不甘心。而水榭中的男女,一无所觉。碧姜看着他自然地替两人斟着茶水,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。“今日早朝后,陛下说太后想见我。我去了太后的万福宫。”“太后要见你?”她疑惑地想着,太后轻易不会见外臣。除非是事关女眷之事,否则不会召见臣子们。莫非在他的婚事上面,太后也想插一手。果然,她的猜测得到证实。“在太后的宫里,她特意替我引见了她的堂妹,赵家的九娘子,赵静玥。并说我们有缘,在家族中都排行第九。”碧姜冷冷一笑,“排行第九就是有缘了?她们赵家既然有九娘,那不是还有上面一到八个娘子吗?她自己就是赵家大娘子,怎么不说她们赵家的姑娘都与你们家的庶兄有缘?”话一出口,她就隐隐有些后悔。贬低太后,无疑是对死去的皇兄不敬。但到底心里对太后有气,面色虽难看着,却未曾改口。据九低头轻笑,她这般模样,实在是少见。从前的她,永远是理智冷静的,就是偶尔玩笑,也是点到即止,鲜少放纵。“赵家这两年频频动作,虽然赵太傅已经致仕。但架不住宫里的太后和皇后都是赵家女,再加上还有大皇子。论势力,赵家不如北郡王。或许就是因为如此,他们才想急于拉拢京中的世家。”赵家虽然姑娘不少,但一直是清贵之流。当年父皇和皇兄都有意压制赵家,所以赵家的姑娘除了太后,俱都是嫁入一般的书香门第。而皇兄,也是同样的想法。他登基后,赵太傅就识趣地上折致仕。若想朝内安稳,就不能有坐大的外戚。也是近几年,陛下渐长,边关无战事,朝中还算稳固。宫中又是以太后为尊,所以赵家人开始有了其它的想法。他们家的九娘子,碧姜有些印象,似乎颇有些才气。但那时候的碧姜,是不会留意皇嫂家的一个年幼堂妹。哪成想着,过去不在意的人,现在一个个的都蹦到了自己的面前。冒出来再多的人也无事,关键是他怎么想?“你见过那赵家九娘子之后,有何想法?”她问着,不明白心里为何紧张起来,似乎他的回答对自己至关重要。他神色平静,修长的手指端起茶杯,喝了一口。那低垂的睫毛根根分明,似乎在轻颤着。她紧盯着他,暗道一个男子怎么会长得如此好看。“我是你的属下,对于朝事,你比我看得透彻。你说,我该如何是好?”他放下茶杯,并未回答,反而把问题抛还给她。她微怔,她是他的主子没错。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情,现在的她,只是一个受公主提携的姑娘。哪里能做一个国公爷的主?他还能视她为主,她很欣慰。但终身大事,他应该自己把握。心里虽是这样想的,出口的话却是南辕北辙,“赵家用心,昭然若揭。且不说那九娘子人品才貌如何,但到底只是太后的堂妹。赵家几房,除了赵太傅外,其余众人职位并不高。从身份上讲,并不相配。”“我知道了,我寻个机会婉拒。”其实在万福宫的时候,他已当面婉拒了太后让赵静玥送他出宫的事。太后若是精明的,就能明白他是变相的拒绝。“拒绝了一次,不能拒绝第二次,否则皇威何在?根本的解决法子,还是你尽快成亲,省得一堆一惦记。”他没有说话,幽深的眼眸中翻涌着看不清的情绪。她不自然地避开他的眼神,想到他一直没有娶妻,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。那个身份,若是被人无意中拆穿,不知会引起怎么样的波澜。说到底,都是自己的缘故。“若不然,你寻个机会让我病逝。”只要她的身份死去,他就可以过自己的生活。“不行。”他斩钉截铁地回着,“裕西关一带已有异动,若是护国公主现在病逝,只怕他们就会立马举事。到时候朝中无人可派,岂不是要答应他们的请求,割地赔银?”没错,此时确实不是她悄悄病逝的好时候。但他年纪已经不算小,近三十的男子,不能再拖。她冥思苦想的时候,他突然一撩袍子跪下来。“我有个不情之请,未免太后和其他的人家再惦记我的亲事,还请你暂且委屈,假装嫁进国公府。一来,我们便宜行事。二来能断了别人的念想。”不远处,似乎能看到朱太君的身影,他加了一句,“再者我这继母心慈,定然会与你相处融洽。至于那些庶出兄弟们,一墙隔之,让他们另立门户。”眼看着朱太君渐渐走近,她急道:“此事容后再议,你先起来。”“你若不答应,我就不起。”她暗急,这个死心眼的男人。几年不见,脾气还是这样的倔。不过他说的也是,他所担负的是自己的责任,若是自己连小小的牺牲都做不到,确实有些说不过去。“起来,我应下就是。”他的眼里涌起狂喜,快速地压下去。等朱太君进水榭时,他已神色如常地坐好。朱太君未曾假手下人,亲手端着托盘,盘中有三色点心,并一碗粳米粥,还有三碟子小菜。看样子费了心思,确实是她亲手备下的。“让国公爷久等了,真是对不住郡主。我一急,都把郡主给忘记了。幸好国公爷替臣妇招待郡主,否则臣妇真是太惭愧了。”她说着,把托盘中的东西放在桌子上。碧姜已经起身,帮她摆碟子。“让郡主见笑了,国公爷一忙起来,总是忘记吃饭。臣妇每每心急,他在哪里,就把饭菜送到哪里。”“无妨。”碧姜说着,倒真是不好意思再留了。“今日多谢太君的邀请,公主府里还有事情,玉山告辞。”“郡主……”朱太君唤住她,拉着她的手,“今日之事,对不住郡主,改日臣妇再做东,请郡主来做客。还请郡主赏脸。”碧姜看了一下水榭中的男子,点了点头。朱太君亲自送她出门坐轿,再折回水榭。据九已进食完毕,正背手站在扶拦边上。长身玉立,静如青柏。天地万物,不及他半分颜色。似是听到脚步声,他慢慢地回头,“郡主回去了?”朱太君轻轻一笑,“是,郡主的性子倒是不太拘小节。”“母亲,你派人去公主府里提亲,越快越好。”他说完,人已出了水榭。朱太君立在原地,她还以为要费一番波折,没想到这么容易。不知方才他和郡主说了什么,怎么事情就成了?疑惑归疑惑,他愿意娶亲,朱太君还是很欢喜的。国公爷说尽快,到底要多快,她不清楚。想着明天上门总不会错,她一边命人进水榭收拾,一边赶紧带着自己的婆子回到住处。婆子见她要翻库房的册子,小声地问道:“太君可是要送礼?”“没错,你来帮我看看,下聘用哪些东西比较好”婆子一听下聘,就知道是国公爷的亲事有了眉目,忙与朱太君商议起来。前头的老国公宠妾灭妻,他们正房根本就没什么好东西。再者朱太君嫁进国公府里,那大哥大嫂只图表面风光,真正的好东西也没有多少。所幸国公爷这几年,得了一些赏赐。她都另外封存着,眼下看样子都要取出来。什么玉如意,红珊瑚,统统都要用上。主仆二人一直讨论到深夜,朱太君想来想去,请谁去提亲都不如自己走一趟显得重视。于是她决定,自己亲自去公主府里提亲。那边碧姜回到公主府,一路都在想着自己答应下来的婚事。虽然她与他成亲是最好的解决方法,但她的心里总有些怪异。那种怪异之中还夹杂着一种莫名的兴奋,令她自己好生纳闷。今日据九没有回公主府,她一夜难眠,在床上翻来覆去。脑子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成亲时的场景,不停地想象着他着吉服的模样。许久,她像是醒过神来。狠狠地唾自己一口,他们成亲不过是权宜之计。看她越活越没出息的样子,竟然胡思乱想,好不知羞臊。一夜无眠。直到第二天,朱太君亲自上门替儿提亲,接待她的是蒙着面纱的护国长公主。很快,亲事就订下了,听说朱太君和长公主都很欢喜。碧姜不知道同意亲事的护国长公主在想什么,她只知道自己感觉怪怪的。他要娶自己,结果提亲的是他,同意亲事的还是他。一切的一切,就好像他一人决定似的。这种感觉,怎么越想越觉得奇怪?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