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金归来

月半弯

> 千金归来 > 千金归来目录

第97章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“三少爷的模样, 怕不是害羞了?”瞧着袁钊霖狼狈的影子, 采英不觉纳闷。

蕴宁隐约猜到些什么。却是摇了摇头, 并未多说。只回头吩咐采英:

“去看看,咱们的菊花饼可是好了?”

大正旧例, 立秋祈福,以求丰穰,又有咬秋习俗。

是以所谓斗花,乃是献繁花于天地,除骄花盛景之外, 又有各种秋食,更有才艺比拼以彰天地灵气,尽显盛世太平。

更有那家有适龄儿女的, 还可借此机会相看一番, 以觅得佳婿佳媳——

历年来凡能在盛会中大出风头的,一俟盛会结束, 家里俱皆官媒云集,挑挑拣拣之下, 莫不皆大欢喜、心想事成。

是以凡是能拿到请柬的, 哪个敢不精心准备。????唯有蕴宁, 虽是明白其中关窍,也并未放在心上——

上一世也好, 这一世也罢。蕴宁何尝有机会学那等琴棋诗画?

也就是跟在祖父身边时, 还能读书识字罢了。才艺之类的却是不要想了。

要说最擅长的, 则是种植花草、看诊针灸之术并做些吃食。

偏是这几样, 却俱是那些权贵之家并不看重的,于女子声明而言,也是鸡肋一般的存在。毕竟别说出身好的小姐了,就是男子,何尝不注意保养?所谓君子远庖厨,更别说镇日里和泥土打交道了,哪一家里可不都养着花匠呢?要个会种东西的儿媳妇有什么用呢?

哪里比得上聪明贤淑、知书达理的?

至于说后两者,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把个采英和采莲给愁的,昨儿个一个晚上都没睡着。

倒是蕴宁,不独一点儿不着急,还劝她们别事事都看的那般重——

不是已经做了菊花饼吗?

对自己喜欢的事,蕴宁从不会敷衍,所有程序,俱不假手他人,更有袁钊钰知道了后,特意送来的请工匠精心做的菊花模子,不管别人看了自己拿出的吃食后如何想,蕴宁则是甚为满意。

之前已是使人送到了蒸笼里,想着这会儿应该好了的。正自思忖,采莲惊喜的声音从外面传来:

“啊呀呀,小姐,您的手怎么那么巧呢?瞧瞧这菊花饼真真是跟活的一般。”

采英忙接出去,正好瞧见采莲带了两个捧着笼屉的厨娘过来,里面可不是正有十二个热腾腾、金灿灿的菊花饼?

只蕴宁做的菊花饼和旁人做的大为不同,明明是面食,却是真如盛开枝头的菊花一般,微风过处,甚至花须还会微微抖颤,凝结上面的露珠也是将落未落,淡淡馨香,随风而散时,竟有两只蜜蜂扑闪着翅膀飞了过来……

这样的场面,不独厨娘,便是采英和采莲也全都傻了眼——

老天爷,小姐这厨艺也太出神入化了吧?

“收起来吧。”蕴宁也很是满意,瞥了眼左边的厨娘李嫂子,“李嫂子昨儿个说家里小孙子每到这个时节就会眼睛红肿是吗?做菊花饼的面可还剩着些呢,李嫂子不妨做些花样的小馒头带回去,吃两个就能好了,明年应该也不会再犯。”

这可不单单是菊花饼,里面蕴宁添了好些味药,吃了自是对人大有裨益。

“哎——”李嫂子愣了下。她家里可不有一个小孙子?阖家上下,也就那么一根独苗,且一家子都在袁家当差,日子也很是过得去,和富人家的少爷相比,他们家这独苗过的也是不差了。

偏是这两年不知为何,每到秋日就会眼睛红肿,很是看了些大夫,却也不见好。即便过了秋季,又会自己个好了,一家人依旧未免有些忧心忡忡。

倒不想随口说了那么一句,小姐就记在心上了,还愿意把那些闻起来就好吃的菊花面赏给自己。一时感激涕零,不住道谢:

“啊呀呀,我们小姐真是菩萨转世,这么好的心肠……”

又过了一会子,菊花饼上的热气已是散尽,采英和采莲便捡拾了放在旁边的描金匣子里,两人各提了一个,又使仆妇捧了两个花盆,跟着蕴宁往外去了。

袁家正堂里这会儿正热闹的紧。

先是二房夫人秦氏,带着嫡女袁明玉、庶女袁明兰到了——

袁明玉十六岁,已是定了人家,袁明兰则刚过完十三岁的生日,正是要让人领着到处转转的时候。

秦氏自打丈夫亡故,便鲜少出门,自然要把两个女儿拜托给大嫂丁芳华,和丁芳华说了会儿话,又嘱咐袁明玉姐妹:

“……去了后,有什么事就去跟大伯母说,记得照看好妹妹们……”

又说了会儿子话,便告辞离开。

这边秦氏前脚离开,后脚三房太太赵氏就到了,她的身边则跟着袁明秀、袁明芳两朵姐妹花。

甚至各自的丫鬟还每人手里一把乐器——

袁明秀的是古琴,袁明芳的则是琵琶。

两人都是嫡女的身份,袁明秀十四岁,身着粉色衣衫,俏生生如同三月枝头初绽的春花;袁明芳也就比蕴宁大了几个月,一身鹅黄,亭亭玉立,宛若空谷幽兰,让人见而忘俗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