阁老夫人养成记

漫步长安

> 阁老夫人养成记 > 阁老夫人养成记目录

谢恩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次日, 雉娘和胥良川进宫谢恩。皇后早早就起身, 前夜里祁帝宿在德昌宫, 又恰逢休沐日, 帝后二人坐在殿内等着胥氏夫妇。

雉娘出嫁时, 所有嫁妆都是皇后所备, 皇后又是她的亲姨母, 于情于理,他们夫妻二人都要进宫谢恩。

琴嬷嬷让小太监在宫门口等着,一见夫妇俩现身, 小太监忙不迭地去德安宫报信,皇后收到信,嘴角的笑容就没有停过, 祁帝也面色带笑。

两人进殿后, 皇后慈爱地望着雉娘,见她娇羞又不失礼节, 眉眼含春, 散发出花朵绽放时的芳香。她微低着头, 展现出恰到好处的恭顺, 背脊却挺得笔直, 如弱柳一般,任凭风吹, 枝条乱飞,枝干始终不屈。

怜秀将她教得很好, 早年的磨难并未扼杀她本来的纯良。遇事时刚柔相济, 并不一味争强好胜,事到跟前,也不避不退,行事有几分像自己。

她身边的男子如松竹一般,将她衬得更加娇美如芙蓉。两人一个淡然一个娇羞,相依而立,似神仙眷侣。

皇后欣慰地看着他们,命人赐座。

祁帝也定定地看了殿下的女子一眼,这女子的模样像极了皇后当年初到祝王府时,娇小又柔弱,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。

他慢慢地将目光转向胥良川,“雉娘是皇后的亲外甥女,也是朕的外甥女,将她交付给你朕是很放心的。听胥爱卿说你年后的春闱要试水,朕相信你的才能,必能名列前茅。”

“陛下谬赞,良川必定全力以赴。”

“好,胥家代代相传,朕相信到你这一代,也必定不会比先辈们失色。”

胥良川伏跪在地,“胥家人誓死效忠陛下,兢兢业业,鞠躬尽瘁。”

“胥家人的心意朕一向清楚,你快快起身。”

胥良川再三谢恩,起身归座。

皇后的嘴角一直微扬着,“雉娘初为人妇,可还习惯?”

“回娘娘的话,祖母和婆婆都是十分和善的人,对雉娘很好。”雉娘轻声地答着。

琴嬷嬷突然捂着嘴轻笑一下,皇后诧异地回头,“琴姑,方才是你在笑吗?”

“娘娘,奴婢失礼了,实在是想到胥夫人的性子,又见到少夫人的长相,奴婢忍不住,请娘娘责罚。”

皇后被勾起好奇心,“本宫责罚你做什么?你且说来听听,胥夫人的什么性子,让你能笑出声来。”

琴嬷嬷躬着身子,将笑意收到眼角,“回娘娘,奴婢听说胥夫人有个爱好,最爱美色,尤其好颜色姝丽的美人。想着以少夫人的相貌人品,必然会深受胥夫人的喜爱。”

“你这么一说,本宫倒是想起来,是有这么回事。”皇后莞尔,想起韩王妃曾经打趣胥夫人的话,对祁帝道,“看来这世间,不止男子爱重颜色,女子也同样喜好美人。像胥夫人这般的性子倒是不多见。”

祁帝想起一直严肃古板的胥阁老,也露出一丝笑意。不知道他竟有如此古怪爱好的夫人。他神色揶揄地挑了一下眉,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胥良川,胥良川面色纹丝不动,仿佛在闲看流水,静听落花。他暗道,胥卿这儿子倒是比当父亲的更加出色,沉稳淡然的性子比胥卿还要胜几分。

雉娘心里倒是不太为意的,不过面上还是一副娇羞的模样。人人爱美,女子亦然。婆婆喜欢美人,她只有庆幸自己这皮囊还算不错,否则少不得要在其它地方花心思,费心讨好婆婆一番。

皇后越发的满意,雉娘像她,能得别人的喜欢,她隐有骄傲之感,笑意越发的深,祁帝略坐一会,便起身去前殿。

胥良川和雉娘弯腰恭送。

祁帝一走,殿中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,皇后巨细无遗地问着她在胥府的事情,脸上的笑容一直挂着。雉娘轻声地回着,将祖婆婆和婆婆都夸了一番。直到外面的太监高呼贤妃娘娘到,皇后娘娘收敛笑意,正色起来。

随着太监的报唱,殿内走进一位宫装妇人,珠翠环头,拖地三尺的锦袍上用金线绣着花开富贵。她年约三十来岁的模样,长得端庄大气,神色带笑又不失稳重,一举一动都十分妥当,失一分不足,多一分为过。

她从迈进殿中,到立在殿中间,走了刚好二十步,一步不差。

“臣妾见过陛下,皇后娘娘。”

“你起身吧。本宫说过今日不用过来请安,你为何还要多礼。”皇后已经恢复以往高贵冷艳的模样,平静地看着贤妃。

贤妃的身后,是永莲公主。永莲公主一进殿中,目光就锁住胥良川,再移到他身边的雉娘身上。

“娘娘体恤臣妾,臣妾却不能恃宠而娇。正好莲儿一直对胥少夫人念念难忘,与臣妾说起少夫人是如何的肖似娘娘,臣妾起了好奇之心,也想一赌芳颜,还望娘娘莫要见怪。”

“本宫怎么会怪罪与你,不过是怕你太过劳累。永莲一向身子弱,你这些年费心费力,本宫都看在眼里。不过是替你心疼,让你好好歇一歇。”

贤妃听皇后提到永莲的身子,脸色黯淡一下,复又恢复如常,“娘娘怜悯,臣妾感念在心。莲儿最近身子已经好转不少,也多亏娘娘一直放在心上。”

永莲公主貌似贤妃,却比贤妃长得更加精致。许是身子弱的缘故,看起来可人心疼。

皇后泛起怜惜之色,连忙让琴嬷嬷给她们看座,又命宫人在永莲的凳子垫上软垫,“宫中主子少,陛下又只得永安和永莲两个女儿,在本宫的心中,无论是太子二皇子,还是永安永莲,都是本宫的儿女,哪有不疼的道理。”

贤妃谢恩,“娘娘仁慈,是臣妾之幸。”

永莲公主也跟着道,“莲儿多谢母后挂心,今日是莲儿央求母妃来的。莲儿常年呆在宫中,没有玩伴。皇姐出嫁后,更觉宫中冷清,连个说女儿话的人都没有。那日初见胥少夫人,与之一见如故,想着能邀她来宫中做陪,说说话也是好的。谁知胥少夫人要备嫁,一直不得闲,永莲不忍打扰。方才听说胥少夫人进宫谢恩,便急急前来,竟忘记胥公子也在。”

她苍白的脸颊上闪过一丝红晕,很快低下头去。

皇后神色微冷,温和地道,“好孩子,你一向都是良善的,母后是放心的。只是胥少夫人初为人妇,不比在闺中做姑娘,事情肯定是多的,她要是以后空闲下来,你再邀她来宫中也不迟。”

“是,母后,莲儿知道了。”永莲公主乖巧地应着,头仍未抬起。

好半晌,许是脸色恢复如常,永莲公主这才敢抬起头来,“胥少夫人不要怪我心急就好,实在是本宫较少和人打交道。以后如果相请,还望胥少夫人赏脸。”

永莲公主说着,目光往胥良川身上飘,见他脸色如往常一般的淡漠,心里好受一些。赵三出身不高,不过是仗着一副好皮相入了胥老夫人的眼,这才替孙子聘为孙媳。以大公子高洁的人品,想来也是看不上空有美色,内无点墨的赵三吧。

雉娘朝她笑一下,还未开口,胥良川便站起来,“谢公主抬爱,我们夫妇感激不尽。然良川将要备考,府中祖母年迈,母亲要操持内宅,还要照顾父亲,雉娘身为胥家媳,恐不能得闲,必将辜负公主的厚爱,望公主见谅。”

永莲小脸一白,眼泛泪光,咬着唇低头,“是永莲强人所难,胥公子言重了。”

皇后静静地端坐在座上,将底下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,瞧着永莲望向胥良川时,眼中一闪而过的痴迷,她的眼神暗了暗,开口道,“雉娘是真不得闲,在家千日好,为媳半日难。一般人家的媳妇,上有公婆,还有侍候丈夫,哪能得歇下来?永莲若真是嫌宫中冷清,不如多召几个世家贵女进宫,也好一起解个闷。”

“多谢娘娘体恤。”贤妃谢恩,永莲也跟着谢恩。

贤妃看一眼自己的女儿,永莲还在不时地偷看胥良川,她心里一酸,站起身来,“臣妾想着莲儿到时辰喝药,臣妾告退。”

永莲公主还有些不甘,幽怨地看一眼胥良川,跟在贤妃的后面,出了德昌宫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