阁老夫人养成记

漫步长安

> 阁老夫人养成记 > 阁老夫人养成记目录

册子(1 / 2)

上一章目 录

青杏和乌朵发现自那日大公子离开后, 她们的小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, 以前也很美, 现在看起来更美, 美得惊心动魄。

原本如花似玉般的娇颜, 逾发的艳丽, 带着说不出的惑人, 眉宇间都是娇态,看得青杏犯了痴,被乌朵一推, 才清醒过来。

怪不得大公子如此的上心,这般的美人儿,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, 连冷情如大公子都深陷其中。

乌朵小声地开口, “三小姐,可是有什么喜事?”

雉娘挑着眉斜睨她一眼, 当然是喜事, 历经两世, 她还能知道爱情的滋味,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。

她的眉梢都泛起娇羞, 抿着唇一笑,用手指轻轻地敲下乌朵的头, “当然是喜事,你们可别忘记, 今日可是大姐和二姐三朝回门的日子。”

说完, 她含笑不语,乌朵心里纳闷,大小姐二小姐回门,有什么可喜的,出了那档子事,愁都来不及。

堂屋内,赵书才和巩氏都在等着人报信。

按礼说,凤娘和燕娘是赵家女,三朝回门肯定要来赵宅,怎么等到辰时都过,还迟迟不见人影。

又等了一会,才看到凤娘和段鸿渐上门,赵书才的脸色好看一眼,还是凤娘知礼,想到燕娘,他又是一阵气恼。

赵凤娘和段鸿渐向赵氏夫妇二人行礼,两人相貌相当,女的端庄男的英俊,站在一起很是般配。赵书才的心里又好受一些,受了两人的礼,巩氏拿出准备好的红封,递给他们。

几人都有意避开之前的事,不提娶错亲的事情,凤娘虽然有些憔悴,看起来精神却还尚可,巩氏心里暗赞,凤娘这气度,真不愧是皇后教出来的,常人难及,可惜…

眼看近午时,燕娘才姗姗来迟,平晁也没同行,她浓妆艳抹,珠玉满头,身上环佩叮当。

赵凤娘眸色暗恨,这些首饰都是她的,可她嫁妆都归了燕娘,所有的东西自然也是燕娘的。

赵书才的脸色沉下来,又不能开口训斥回门的女儿,黑着脸不说话。

赵燕娘仿佛看不见众人的脸色,装腔作势地坐下来,嫌弃地看着桌上的茶水点心,“母亲,这女儿回门,你就用如此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来招待,哪里比得上我们侯府,下人都吃得比这好。”

赵书才的脸色更黑,巩氏安抚他的手,轻轻地笑问,“燕娘,怎么平姑爷没有和你一起回来?”

赵燕娘脸色一僵,斜着眼看着对面的赵凤娘和段鸿渐,平晁根本就不见她,哪里还会陪她回门。今日她一早起就开始寻他,遍寻不着,下人们才说公子一早就进宫,不会回来。

她无法,闹到郡主那里,郡主才让人备了回门礼。

“夫君可是太子的伴读,一切都要以太子为重,哪里像段表哥,闲人一个,自然是有空陪大姐回门。”

段鸿渐冷着脸,别过头不去看她的丑样。

赵燕娘犹不自知,摆弄着手中的镯子,“今日燕娘起得晚,也是夫君心疼我,说我夜里太过劳累,让我多睡一会,想着都是自己的父母,哪会有人怪我来得迟。”

她这话说得,又不害臊又无礼,巩氏都哑口无言。

赵书才气得直喘粗气,死死地按住自己的手,就怕一个忍不住,将这逆女打死。

赵凤娘起身,低着头,“母亲,女儿去雉娘那里。”

“你快去吧,你妹妹十分挂念你。”巩氏松口气,让她去看雉娘。

赵燕娘也站起来,“我也想念三妹妹,不如和大姐同去吧。”

“那就一起吧。”凤娘笑笑。

两姐妹一前一后地出门,赵燕娘昂着头走到凤娘的前面,“大姐,你可莫要怪我,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,想来以前算命得说得对,我呀,就应该是大富大贵的命。”

“我怎么会怪你,你说得没错,一切都是命。”

赵凤娘平静地说完,便越过她,率先到达雉娘的屋里。

雉娘早就听到她们的声音,出门相迎,“大姐二姐回来,雉娘欢喜,快快请进。”

凤娘朝她一笑,燕娘却是撇着嘴,上下打量着,仿佛头一回来一般,不屑地道,“三妹妹,你这屋子真是小,在侯府里,就是丫头住的屋子,都比你这个要大。”

“侯府是一品勋贵,哪里是咱们家里能比的。”

赵燕娘面露得意,自己可是一品侯府的少夫人,以后的侯夫人,自陛下有旨后,梅郡主对她可谓是态度大变,还吩咐厨房里天天给她熬补汤补身子,那样的补汤,她可是从来没有喝过,听说用料都是人参鹿茸,寻常人家哪里买得起。

“那是,不是我自夸,这侯府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比得上得,以前住在段府里,就想着段府真大,现在住在侯府,段府可就有些不够看,也就大姐一直住在那里,想必早就习以为常吧。”

赵凤娘依旧不恼,笑着道,“可不是吗?我自是住得惯的,还能承欢在姑姑膝下,以后为她养老尽孝,于我来讲,是再好不过的事情。”

“还是大姐通透。”雉娘由衷地夸赞,不说其它,赵凤娘这气派,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

燕娘不屑地冷哼,赵凤娘失了县主之位,竟然还在装腔作势,她就看不惯这假模假式的样子。

“大姐不怪我真是太好了,我嫁入侯府,还得了那么多的嫁妆,都得感谢大姐,今日看见大姐和段表哥夫妻恩爱,我这才心里好受不少,想来你们才是天生的一对。”

赵凤娘对着她一笑,笑意带讽,并不说话。

雉娘也装作没有听见一般,转过头让乌朵去看席面备好没有。

赵燕娘见没人理她,哼了一声。

一家子人,各怀心思地吃过饭,赵燕娘就以要回府喝补汤为由,好一番炫耀,然后得意地告辞。

赵凤娘听到补汤二字,露出意味深长的笑。

赵燕娘却一无所知,她迫不及待地要回侯府,今日她已经在凤娘的面前显摆过,以后她是侯府少夫人,走到哪里都能压凤娘一头,想想就让人开心。

日子很快就到腊月十七,赵家在京中除了段家,并无亲友,之前凤娘和燕娘成亲时,就没有办添箱宴,轮到雉娘,自然也不会有此一举。

谁知这一日,久未见面的方家两位夫人带着女儿上门,还有方家的那位姑奶奶也带着自己的女儿,蔡家的两位姐妹也随行。

巩氏虽有些诧异,但来者是客,将她们都请进来,急忙让兰婆子去安排席面。

方家的大夫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,拉着巩氏的手,不停地夸赞着,“还是你有福气,我头回见你,就知你不像是我们方家的人,我们方家哪里养得出你这般的姑娘,还有雉娘,看面相就是好命,也是我们事情太多,一直不得闲,明日雉娘就要出嫁,说什么我们也要来一趟。”

巩氏笑笑,“我知道你们事多,故而并未去打搅,你们能来,我万分感谢。”

方大夫人介绍自己的姑子,方家的那位嫡女,胡大学士家的长媳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